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徐叶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曹宏俊
江苏省常州市把羽毛球作为地方课程后,各市级学校积极进行羽毛球项目教学校本化开发,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本文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就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项运动,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目的进行了分析。
1.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情境,尤其在水平一学段以“情境激趣式”为主。重点是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培养习惯。如教师请学生颠球(教师请学生带着问题练习:如何颠好球),学生自我练习,相互提出不同看法。这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掌握知识。
2.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学生进行演练,提问,教师解疑。学生在教师的诱导、引导、指导下,主动参与,营造合作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3.在水平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启发他们理解新授内容,让学生产生联想,同时让学生加以比较,使学生学会分析,比较不同内容的相同点和异同点。通过设疑、讨论、质疑、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技能的拓展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并引起探索、追求,获得新知的心理愿望和学习兴趣。
4.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在观察过程中,知觉系统会引起学生对动作的深入研究,注意到动作的变化及其规律。请学生观看羽毛球动作演示录像是其中方法之一。首先以正常速度观看整体示范动作,让学生对动作的运动方向、动作线路有一个较为全面了解;然后再用较缓慢的速度再次观看,让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和动作细节,进一步强化记忆。
5.配对练习,共同进步。羽毛球是一项两人配对才能进行的运动。只有当双方水平差距不大时,对抗性和趣味性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水平相近原则,自愿组合成对,共同练习。学生有了配对后,在课余也能进行练习。
综上所述,羽毛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羽毛球教学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练习,使学生学会各种技术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教法与练习方法,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羽毛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