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永波宣布了有望恢复联赛之后,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就介绍到,羽毛球在中国全民健身运动中已经超越国球乒乓成为国内参与度最高的“第一运动”,而在一系列的调查中,羽毛球也已经成为最适合向公众推广的奥运项目。在各大城市,羽毛球场地也都成为了香饽饽,45元一个小时的场地费仍然使得各大羽毛球场馆被预定一空。
尽管羽毛球在民间的普及度十分高,但是,中国羽毛球队和羽毛球运动员在普通民众间的认知度却出乎意料的低。除了林丹、张宁等个别球员外,包括杨维、张洁雯在内的奥运冠军许多人都不甚明了,这与很多观众将一些乒乓球二线队员的名字记得滚瓜烂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年的最高星级的的羽毛球国际比赛,电视最多转播决赛,并没有什么影响力,而每个周末的下午和晚间,乒超、中超、CBA的直播都能吸引大量的观众,而羽毛球联赛的开展,有了电视的介入,对于这项运动和球员来说,不仅仅是曝光率和知名度的提高,对于每个省市球队培养自己的明星球员、培育积极的羽毛球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1999年的时候,中国羽协就曾推出过羽毛球俱乐部联赛,但是由于资金等各个方面原因于2003年停办,取而代之的是现在每年进行的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而一个项目要走向普及和关注,高效的联赛必不可少,一方面对于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开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又能从中选拔出更多的羽毛球人才,使这项运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而对于这个联赛究竟要怎么搞,李永波将方式概括为“一大一小”:“大搞,就是把羽毛球俱乐部联赛打造成中国最好的、最大的联赛,超过其他所有的项目;还有一个是小搞,尝试性的,先让各个省市参与进来。但我更倾向于第一种,要做就做一个完善的、长期的、健康有序的联赛制度。”
但是由于现有的一些困难,李永波也表达了对“大搞”的担忧:“我觉得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然后取代现有的冠军赛。如果在09年不成熟的话,就考虑用第二个方式 ,明年尝试性的先做一下,等到2010年第一个方案成熟后在大做,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赛制,中国羽毛球联赛是今后羽毛球运动发展中必做的一件事。”